Porsche 911 Carrera S 有7速手动变速器(7个前进档)挺不可思议的,而 PDK 都8速了(有人认为双离合无离合器的手动,无法同意)。对于手动来说,6速的齿比(合适的话)无论是日常还是下赛道都绰绰有余了 911 R 这么纯粹的车不也用定制的6速手动么 ;-)
ZF 的全新8速双离合变速器(适合后驱及全驱车型),与 Porsche 合作研发,首先应用在新一代 Panamera 上(打 PDK 标的)。可应用于混动车型,最高可承受 1000Nm 扭矩。估计这将会是传统内燃机车搭载的最复杂、设计最精密的变速器了,纯电动的变速器设计将大不同。
在加州时找过 DevOps 的老大聊,对该团队现状表示不解和无奈,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得填平,外人帮不上忙。刚把所有区里创建 VPN 网关时测试用的 t2.micro 实例全部终结掉,好几百个一年可省几万美元,数字相对于每年的 AWS 帐单微不足道,但这事情必须有人主动去做,囧
认识近三十个在澳韩国人,包括出生在南美厄瓜多尔现居悉尼的,无一是开韩国车的。条件好的开奔驰宝马,普通的清一色日系。五年七年无限公里质保都无法吸引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强烈的韩国人,什么问题呢?事实上本人观察所得是现代 Kia 新车车主本地人居多,大多把车当两点间通勤工具,三五年一换。
现代在澳洲的广告攻势猛得让人反感,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 Tucson 攻势后,现在又开始倾销马上要换代的 i30 了,广告词大意是:说到车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专家,但真正懂车的专家选择现代 i30 之类的云云,实在令人反感。韩国车设计上虽然山寨了欧洲设计,但机械性能上实在是差远了。
二手 M235i 竟然快跌到 A$50k 了,虽然没有 M2 那样的血统(底盘悬挂是 M4 的骨架),也没有宽体化外观上也逊一筹,但好歹也是直六 N55 操控上(没有后 LSD 是个缺憾)至少也有八成吧,性价比还挺高的。去问问有没有卖家愿意换车。澳洲都没有像样的点对点换车平台,囧
Mozilla 收购了 Pocket 挺意外的。用 Pocket 很久了,和 Diigo 一起构建起稍后再读的两道防线(其实不愿意花5分钟速读,存起来稍后再读基本等同于不会再读)。被收购后 Pocket 的服务端有望开源,这样即便最后该服务挂了也没关系了。
上周公司提供的午餐中的这道 Massaged kale with za'atar chicken broccoli, roasted pumpkin, sprouts, tamari almonds, linseeds 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按摩过的甘蓝」,味道竟然还不错!
C-HR 在澳洲上市之后果然掀起一阵热潮(炒作),看起来其外观和内饰设计接受度挺高。不过没有 Hybrid Synergy Drive 混合动力总成,目前只有 1.2T 配 CVT 这车毫无价值,彻头彻尾的样子货,一台具有凶狠外观的盒子,但肌无力。混合动力好歹高科技,政治正确,囧
澳洲 Jeep 也把质保延长到5年了,但可靠性不会因为质保延长而变好(车主真爱的话可能还要再车生命周期内多回去修几次),要赢回失去的声誉和客户信任谈何容易。现在有现代 Skoda 提供五年质保 Kia 七年,均不限公里数。要是 Jeep 能把澳洲新车的质保推到5年倒也是积德了。
澳洲 Skoda 从2017年起把原厂质保延长到5年不限公里。瓦罐爱好者同事说把持不住想买 Superb 旅行版 2.0T 高功率 206kW 和 Golf R 应该是同款发动机。听说开走价格 55k+ 后赶紧劝他省点钱买大屁股 Mazda6 旅行版,毕竟斯柯达品牌价值就这水平。
悉尼没有 IT Ops 三藩总部飞了俩过来安装配置各种办公设备,部署各种服务以及网络布线和优化等。这哥俩本打算忙完后利用周末两天好好玩一下,没想到屎天气一直到下周五 ;-)
迄今为止用来刷人的测试环境被搞砸过两次,第一次是个湾区18摸的印度人,有诸多专利看起来牛逼哄哄(内行看下履历便知此人不行),花了一小时恢复。最近是个英国的候选人,欧洲该职位招了快半年仍未找到合适的,看来欧洲缺系统、基础架构和网络都强的人,宁缺勿滥。这次学乖了,有快照直接回滚,囧
其实为了避免在招人时浪费时间精力,根据老大要求搭了个测试环境(后来供不应求又克隆了一个),在限定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得到结果的话直接刷掉,这一轮能刷掉约九成申请者,尤其是那些拥有「漂亮」简历能吹但动手不能的人。之后还有一轮纯技术面试,迄今为止没印度人到技术面试轮(真没别的意思),囧
帮 People Ops 筛简历加快招人速度,读到某阿三的简历觉得很熟,继续读下去发现他几乎一字不差完全照抄了我 LinkedIn 档案上的概要!人竟然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算是开眼界了。申请者六七成是印度人(没发现一个靠谱的),其中一半都不在澳洲。参与招人也是挺有乐子的一件事嘛。
SBS World News 终于有长得像样的新闻主持人了 Sarah Abo (出生在叙利亚,看起来有点混的样子)。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很少看电视刚发现。常见那几个主持人男男女女实在都太吓人 -_-z
Linux 服务器上设置 TZ 环境变量可以避免 glibc 做大量无谓的 system call 建议在生产环境里设置一下,省去的系统调用数可能吓到你 packagecloud 官方博客质量非常,这篇之前就读过五六篇了,力荐 goo.gl/J3UBw4
办公室迁新址后正式开始提供每周两次午餐,总算和三藩总部以及伦敦等主要据点同步了。据说阿根廷那边一周三次,干脆弄个食堂算了 ;-)
BMW 在 Fortune 最近发布的 2017 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榜单中位列二十一,是排名第一的汽车公司。宝马确实对得起发动机厂(得直六汽油发动机),终极驾驶机器的口碑 goo.gl/4n15kB
基础架构运维和技术支持职责正式被剥离出来创建了新 Platform Support 职位,隶属于悉尼的技术支持团队。主要看 Linux 综合技能、网络 VPN 等。有兴趣可私信,希望能尽快招到对的人,被解放出来干更有价值的事 ;-) goo.gl/4Qwmwx
帮同事解决了 macOS 上需要重复输入 SSH key 密码的问题,原来 10.12.2 里 keychain 提供记录密码选项的 UI 被移除了,但可用 UseKeychain 选项来实现。另外也不再自动载入到 ssh-agent 了。用 Linux 干活根本没发现这问题,囧
朋友(瓦罐迷)去西班牙自驾游两周,租了辆 Mazda6 旅行版直夸车操控好,说一前驱车能做到这姿态牛逼(其实离地间隙小易磕下巴)。要知道他自己是开新 A6 Allroad 和上一代 X1 C200 旅行版的,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不容易,若有五门掀背车型的话我也愿意买辆做买菜车,囧
BMW 挖来了布加迪威龙的设计师当设计总监,第一反应是宝马标志性的双肾鼻孔下会配个威龙大嘴么?宝马现在的外观设计并不差,大部分车型配运动套件都算耐看(当然几乎每款都有不少吐槽点)。但内饰风格让我这种如此不注重内饰的人都觉乏味,包括 M2 的。外观内饰设计也需要革新,注入新鲜血液。
公司增长超过预期,人太多车位根本不够用,有限的几个都分给大佬及销售,也无可厚非。继续坐火车上班了。考虑把车卖了变现,存着等待时机入自己的玩具车。今天看到某大佬的座驾之一 X5 M50d 力量和实用兼顾。发现年轻时爱车,身材高大年过半百的大佬都喜欢 X5 最近三个公司皆是如此。
干活用的外接显示器 Dell UltraSharp U2414H 的面板在公司迁址过程中竟然被打碎了,外面裹了泡沫塑料也没起作用可见有多暴力。估计保修是不会管移动过程中的物理损坏,只能再买个新的了。旁边同事说怎么不把他那个垃圾 BenQ 给砸破,那样就可以换新了 -_-z
澳洲科研组织 CSIRO 和 Deakin 大学合作研究碳纤维材料的生产,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澳洲已具备大规模生产碳纤维的能力,碳纤维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成本也将不断下滑。下一辆车上应该会大量碳纤维组件 ;-) goo.gl/ggstlI

新办公室第一天,进门就看到这个骡人,意思是要做驴做马?不知道说什么好。办公的位置倒是不错,站立办公就能看到悉尼港大桥和 Opera House 算是福利,还有什么墙纸比这更好,虽然 ;-) pic.twitter.com/eIz69sWPdE
Arch Linux 已决定逐步淘汰对 32-bit 架构的支持,2017年二月的 ISO 将是最后一个支持安装 i686 的镜像。作为一个 bleeding edge 滚动更新的发行版本,一点也不觉得不奇怪 lol
回顾了一下上周 hackathon 上几个牛逼的项目,主流技术栈后端是 node.js 前端 react 涉及到数据分析的用 Python R 和 Gnuplot 只看了约五分之一。产品和 engineering 团队有激情且实力强劲,大部分年龄不到25岁,前途一片光明。
在美国期间上次想推销 M2 手动给我的销售留言说有辆雪山白 M2 DCT 被退订了,可立即提车问有无兴趣,答案肯定是不了。发现 M2 退订的比例相当高,估计 1. 觉价格太高反悔买其它 2. 失业了贷款下不来 3. 要买房 ;-) 无论是那种原因,五千刀定金算是送给经销商了,囧
AWD 系统发展到现在,对效率和能耗的追求早已超过性能 Quattro Ultra 和 xDrive 已殊途同归。过渡到电动车之后实现就是前后轴两个电动机,靠电子系统(软件)来控制前后轴、及同个轴上左右车轮之间的扭矩分配,简单粗暴 youtu.be/itsU5e4ZWJc
悉尼的气温竟然降到20度上下了,室外体感温度和 San Diego 冬天最冷的时候差不多。出发时悉尼处于被热浪吞噬40度以上的状态,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要是在悉尼和圣迭戈两边跑的话都比知道身处哪个季节,囧

一出机场马上去买了杯咖啡压压惊,他妈的麦当劳 McCafe 的咖啡比此次在南加州短暂停留期间尝试的几家咖啡店的水准不知道了高到哪里去了。所用牛奶的品质对咖啡的质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的奶真的太差了。 pic.twitter.com/XegCsKX7u2
SYD 虽然不大,但新装修过,加了自住服务终端之后效率还是很不错的,真的给人回家的感觉。通关出机场过程中拖后腿的是领取行李,无奈。
路过南加州的 Long Beach 原来 M2 那个招牌骚蓝 long beach blue 就是以此地命名的。有机会要来看看。
Uber 司机(墨西哥裔)推荐的 Las Hadas 墨西哥菜确实不错,同事带了一份 chicken tacos 回来,是此次 San Diego 停留期间吃过最好吃的食物,还便宜量足。下次来一定再去试试其它的。

离开 San Diego 前散个步,欣赏一下这个气候极佳城市的美景。 pic.twitter.com/8rOhiGJVUL
公司 meetup 期间问了几乎所有认识做技术的人,只有一个用 YubiKey 的(当初技术面我那位),差点失去了购买动力。考虑之后决定还是买一个,毕竟我还是在意安全和隐私的,时不时会用 OpenPGP 加密和签名,另外和常用服务两步验证的无缝整合也是一大卖点。
Alfa Romeo 在美国电视上狂给 Giulia 打广告嘛。据说超级碗决赛时不惜砸重金也要打出知名度,可惜美国人知道这个品牌知之甚少。即便 Giulia 四叶草版本性能如此强悍,在纽北刷出了漂亮的成绩,在老美看来没有八个气缸那都不算是车,估计卖不动 -_-z
San Diego 这地方是不是很少下暴雨?今天这种雨势,酒店室外地面上到处是深水塘(不巧住在主体外面那种斜顶屋里),到处都是棕榈树掉下的皮,有一段路还没有遮盖走过去都湿了。上次 Uber 司机说这种气候估计一年一次,这都能碰上算是风调雨顺吧 ;-)
出差 share room 碰到鼾声如雷的室友确实很崩溃,每天的安排都满到溢出,晚上根本没法入睡白天像僵尸,不知道那些运气不好的家伙是怎么熬过来的(黑名单上已经收集好几位了)。我的室友喝多了之后也打呼,还好推一把翻过去就歇菜了 -_-z
感觉有些美国人好像不太能 get 到澳洲人和英国人的幽默感,我这么具有幽默感的人竟然也遇到几次冷场(好多同事也有类似的困惑),好尴尬啊。
下午的活动是每人发50美金购物卡去墨西哥边境那个 Outlets 购物,阿根廷人果然都是购物狂。经济导致物价奇高的(在美国的 IT 公司工作收入还能维持相对不错的生活),到美国几乎什么都半价自然买买买了。据说三藩总部有间房专门堆阿根廷员工网购的商品,定期会有人去总部人肉搬运回去。
Linus Torvalds - Talk of innovation is bullshit. Shut up and get the work done 简单粗暴直接 ;-) 他坚信「成功的项目源于99%的努力和1%的创新」 goo.gl/5OHkLg
晚餐后和同事们闲聊听到八卦,职场性骚扰不稀奇,稀奇的是女对男,且被骚扰的那位不知道如何应对,比如在工作时出现在他身后给他肩膀按摩一下之类的。最扯的是,被英国小妹骚扰的还是印度小哥(后来去美国了),总觉得哪不对 ;-) 回酒店路上还看到该妹子 massage girl 这词诞生,囧
本以为下午可以休息没想到被抓去 Hackerthon 按架构设计文档手动构建一个(将产品化的)高可用 VPN 方案,技术选型受底层基础架构限制 strongSwan 将使用基于路由的 IPsec 配合 BGP 来工作,被要求用 Amazon Linux 比较无语,拖慢了进度。
People Ops 2017年的目标是把 Muley 的数字翻倍,要达到目标光靠他们自己是肯定不够的,所以要动员全体员工一起来。据说去年招的三百多里有三分之一来自内部推荐。悉尼技术支持和 Infra Ops 三藩 Engineering 各有不少机会,有意的可私信联系起来。
@windrose 是的,员工内部称谓是 Muley 经常被客户叫 mule 听起来逼格很低 -_-z 大部分做纯技术的都和骡子一样苦逼,创业公司发展步伐太快,招人的速度一直跟不上 ;-)
Linode 竟然提供 $5/m 1GB 内存的 VPS 计划了,应对 Amazon Lightsail 对低端 VPS 市场的冲击,估计 DigitalOcean 很快也会跟进,没有迁移的动力,麻烦 -_-z
敝司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工具是 Terraform / SaltStack 据说新 DevOps manager 上任后该团队的效率业绩有质的飞跃,废话,之前干活无规范各自为战当然一团糟。虽更喜欢 Ansible 但走 SSH 毕竟是有局限性的。

MuleSoft core values simplified - KISS philosophy ;-) #meetup17 pic.twitter.com/5HB4VsWUTs

San Diego 的气候虽好,但晚上在户外吃喝还是有点冷。阿根廷人的热情和爱玩早有所闻,眼见为实果然名不虚传。碰到去年六月在三藩一起参加软技能培训的荷兰妹子,竟然行西式见面礼招呼,有点不适应 -_-z pic.twitter.com/AbT6IYI4eu
团队的临时办公点租了个咖啡机,看起来像是胶囊机,牌子是 Keurig 看起来像是 Nespresso 胶囊机但尺寸看起来有点尴尬,做了一杯看打出来东西感觉就不对,喝了口果然不是 espresso 而是 dripping coffe… twitter.com/i/web/status/8…
人力资源现在都赶时髦叫 People Ops 了,明显是受 DevOps 的影响炒冷饭 ;-)
T-Mobile 10刀一周的 data pass 那个 up to 1GB 4G LTE 数据的意思是用完之后滚回 3G 可以继续用,并没有数据流量的限制吧?官网上实在找不到细节,它家网站真的烂,在线支付经常挂掉,摊手 -_-z
认识二三十个韩国人,新包含了一位南美洲厄瓜多尔出生移民到澳洲的,无一是开韩国车的,普通买菜就是开日系,有钱的就上德系奔驰宝马了。其中大部分都说韩国车现代起亚进步大,可能是指外观设计上的欧洲化和超长的原厂质保(分别是五年和七年),但自己就是不买。澳洲韩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是本地人。
@virushuo 本来不想说美国星巴克的奶差,怕被人说矫情。后来发现不是个案,大家抱怨难喝且喝后肠胃不适之后证明确实有这回事 ;-)
A380-800 NVH 还是不错的,舒适度明显提升。但 Qantas 的机上的娱乐系统响应太慢了,一路上死机好几次老是让人重启比较困扰。把 Doctor Strange 看了娱乐性不错,启示是:车技再好也别在公路上开快车,开车千万别玩手机 ;-)
LA 坐包的中巴到 San Diego 途中众人下车去 Starbucks 买咖啡,虽然大家都知道它家的咖啡烂,但倒时差还不能睡需要喝咖啡,先是 macchiato 拿个大杯装,合适么?。然后有两个同事出现肠胃不适腹泻症状,我也有点类似症状只不过比较轻微,估计是对用的奶不适应。
此次逗留的酒店 Sheraton San Diego 老旧就算了,房内基础设施烂透了,水龙头水压不足几乎不出水,热水供应也有问题,真实刷新认知。周边无便利店和餐馆,而且在机场跑道边上。不知选址的人什么心态。在加州住过四个酒店都是这种陈旧失修的格调,难怪 Airbnb 会流行起来。
28 Degrees 卡还是有点用的,不再换美元,往信用卡里转点钱把 balance 弄成正的(适量),直接在 LAX 的 ATM 上取了一百美元现金(取现但不透支),实时汇率结算,手续费3刀完全可以接受(这功能免费时没用过) -_-z
顺风,提前一个半小时以上抵达洛杉矶,当地气温才12度,从40多度过来这落差有点大,不过 San Diego 应该会暖些。澳村过来的还一堆短袖短裤。虽然 A380 NVH 比 747 好多了,但十个小时以上的航班都是折磨,囧
伊朗裔同事(持澳洲护照)在登机前果然被逮到小黑屋,特别待遇,额外的安全检查。搞笑的是一起的另一个伊朗人(伊朗护照)就没事。估计到了美国入境时会有更严格的审查等着他们,最好离他们远一点 ;-)
Qantas SYD 到 LAX 直航的航班机型是 A380-800 还是第一次坐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机。可惜是组团票被放在下层。直飞三藩 SFO 的是老旧的波音 747-400 ;-(
想去和悉悉尼尼道别时发现她们已经自己起来了,还提醒我不要忘记带东西。悉悉比较情绪化,和她拥抱道别竟然流泪哭了,然后另一个也被感染。女儿还是贴心啊 ;-)
去机场的路上偶遇一辆新的红黑配色的 911 Carrera GTS 漂亮,配合那声浪真是骚浪贱 ;-) 排气管布局竟然不是传统的双中出,而是双边对称四出,奇怪。
刚从 Chatswood 回来发现 Herring Rd 和 Epping Rd 交叉路口有警察指挥,电力供应还未恢复。看了一下受影响的区域预计恢复时间是晚11点,要5个小时。早上那次断电4个小时才恢复。好在下午这次虽受影响但很快先恢复了。热浪把新州电网基础设置的烂显露无疑,屮
一天 blackout 两次也是醉了,天气一热用电量激增电网就不堪负荷挂了(基础设施就这德行?)。出门时刚好碰到第二次挂 Herring Rd 和 Epping Rd 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突然灭了,好在大家的素质都还可以,自行按一定规… twitter.com/i/web/status/8…
GnuPG 的命令行工具 gpg --show-session-key 参数的解释里这样写到:显示一条消息的会话密钥。我们认为 Key Escrow 是件坏事。然而用户应该有权决定是否去坐牢,或揭露某条特定消息的内容,而不危害用同一个 secret key 加密的所有消息,呵呵。
刚才 MacBook Pro 风扇狂转 kernel_task 进程 CPU 使用率飙到百分之三四百,估计是因为虚拟机里在编译,再加上今天最高气温达到过43.9度,最后只能让它睡会儿再继续,也算是见识了。干活还是台式机靠谱,散热不行就裸奔 ;-)
OpenPGP / GnuPG 都需要多一点爱,毕竟在幕后经兢兢业业地工作(尤其是 Linux 用户要感谢它),虽然它并不完美,更不易用(在工程师看来很完美),且几乎没什么人用。刚知道 gpg 命令行工具有 --show-session-key 这个神奇的选项。
OpenPGP really works goo.gl/GcTuv5 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用例基本一致,搞计算机安全的圈子流行用 GnuPG 签名和加密不用说都知道 Enigmail 作为用 OTR 的即时消息的补充,非对称和对称加密来保存证据,共享信息。
个人的 GnuPG 用例只剩 1. 验证下载文件签名,保证完整性(未被篡改) 2. 对称加密通过网络传输的文件(密码分开发) 3. 偶尔签名 4. Enigmail 现在很少用到,无人对邮件签名加密 5. 给 git 提交签名 6. Linux 发行版给包签名,各种包管理工具验证
澳洲分舵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洛杉矶 LAX 据说在边境通关排长队搞了一个半小时才出去,让余下的人做好心理准备。公司还特地发了一份正式的邀请函让所有人打印一份备份,让和特殊待遇国有关的员工,最好都带一份带地址的 pay slip 以备不时之需 -_-
Keybase chat 所有消息都是端到端加密的,如何来实现既能保存加密过的聊天记录和历史,又有发送和接收更高级别具有 Forward Secrecy 的消息呢?答案是实现一种阅后即焚的爆炸消息。看来原来 SSL/TLS 再加上 OTR 插件的即时通讯安全机制很快可以退休了。
Keybase 真是好服务,把对普通人来说晦涩难懂难用至极的 PKI OpenPGP 包装成人人都能用的密钥管理、加解密签名验证服务和信任链,居功至伟。继新启用新密钥管理模式后,又有了 kbfs 文件系统,刚出 Chat 赞功能和实现,用验证过的社交帐号与互联网上的朋友聊天。
Verifying myself: I am terrywang on Keybase.io. rTlUA_IFjlBH8OMqavKWIbnKeaBX2dwVW1rt / keybase.io/terrywang/sigs…
运维中 mv 替代直接 rm -rf 的另一个好处是定期清理时可用 rsync 大法,系统调用少开销小速度快,适合删大量小文件。当然也可利用 Btrfs subvol 大法,类似的思路,把垃圾堆在特定 subvol 上,清理时直接删掉子卷。这类破坏性操作最好都自动化避免人为失误。
FOSDEM 2017 一个关于 Linux 桌面安全的演讲 slides 其中提到有人发现 Ubuntu apport 的一个代码注入漏洞,一家 exploit dealer 公司出1万美金买了,有人认为利用该漏洞搞 Ubuntu 用户至少值这么多钱,大家自行发挥想象力。
@wzyboy 没兴趣也没时间看这类直播 ;-) 个人观点:若身在运维管理者的位置上,绝对不干直播事故后修复这种蠢事,噪音太多,干扰太大,对运维团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导致二次事故。但事故后总结 post-mortem 还是要做的。
最常见的避免被 rm -rf 大法所伤的做法是不直接 rm 而是先做 mv 操作,为避免不必要的读写开销保持在同目录下(碰到大量或大尺寸跨文件系统,尤其是基于网络就傻眼了),遵循命名规范,比如等号包起来的屎之类的(要醒目),定期清理掉。用别名或其它 shell 技巧防范就没底了。
情况再紧急做事也得有章法(运维规范),人手不够疲惫不堪都不能作为运维重大失误的借口,在错误主机上执行 rm -rf 这种低级错误实在说不过去。生产环境中执行关键操作必须有双保险机制,执行破坏性命令的人脑中还应有另一个保险,这样按下发射键前至少有三道关卡,再加上额外的技术手段保障。
GitLab 数据库事件的热潮似乎已过,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解读。翻了下 HN 上的部分评论(太多了,没耐心看完),感觉该公司在事件管理(透明度是双刃剑,要把握好度)、技术选型、运维和管理上都存在问题(关键是制度和人)。下周去 meetup 拿此事件来给团队做一次案例分析和学习,囧
MX-5 RF VS BRZ 非常有意思的对比,都是好车(试驾过两者的手动版本),二选一的话跟着感觉走就好。大家对硬顶 MX-5 的认知差不多,都认为溢价太多,要敞篷就上软顶,否则就买 86/BRZ 后面还多俩座(所谓的实用性) goo.gl/97H78e
HashiCorp 也就是最初做 Vagrant 的人成立的创业公司,规模从2014年末的5名全职员工增长到2016年末70人,并成功领跑 DevOps 工具链领域,惊人的成长 Packer TerraForm Consul Vault Nomad 除了最后那个都用过 ;-)
Gravitational 的 teleport SSH Server 实现不错,适合快速搭建代理跳板管理分布式基础架构,有 web 界面,基于证书的验证,支持 U2F 和两步验证,安全用处多 teleconsole 给 NAT 网关后机器提供即时 SSH 访问,含 Web 界面
Gravitational 这家初创公司好像才不到十个人,专注于把云解决方案容器化用 Kubernetes 管理,打包成 on-prem 很多控制欲强有变态安全要求的金融机构有此需求。该公司技术是有的,但产品成熟度不够,给金融机构客户用风险有点大,所以据说敝司考虑换解决方案,囧
@kgen 奔驰的定位确实是舒适为先,牺牲驾控感受 -_-z C-Class coupe 的侧面曲线更好看,个人觉得比 CLS 还棒,不过如你所说虎头蛇尾,可惜了 AMG GT 系列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就不讨论了。即使中了彩票有这预算也是上 911 Carrera GTS 囧
@kgen 新 C-Class 刚出来时感觉还是有点惊艳的,尤其是前脸的设计,但尾部比较失败,保险杠排气口设计差(低端还是假的)。看了几个月很快就审美疲劳了(轿跑除外),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这样,可能是我主观审美问题。最让人失望要属 C 的驾控感受,试驾后感觉这辈子都开不上奔驰了。
澳洲汽车消费趋势,中型轿车销量整体呈不断下滑趋势(通常就是凯美瑞 Mazda6 力狮),但豪华品牌在该细分市场不跌反涨,1月份出现了 C-Class 轿车(南非造,轿跑德国造)超越买菜神车 Camry 的局面(暂时的,可能不持久)。澳洲要么紧凑小车,要么就各种尺寸 SUV MPV
澳洲 MX-5 RF 价格和参数出来了,搭载 2.0L 的比软顶重了47公斤。现在看外观设计也没那么惊艳了,真喜欢还是买软顶吧,至少不会漏。硬顶真不便宜,接近半辆 M2 (不比性能)只有两座,真下不了手。但参数含变速箱齿比必须点赞 goo.gl/XOEKkP
公司年度 meetup 有个同事注册晚了,没轮到去边境那个 outlets 购物,而是被安排去 San Diego 湾区 bike tour 表示非常不满。最后决定放弃不去了,自费去购物,回来一起 Uber 拼车,呵呵。
咖啡时间在 Hacker News 上读了篇基辅三个月观察记,乌克兰现状不好,基辅是个饱经历史沧桑却屹立不倒的城市。果不其然有人谈及单身技术狗要找妹子得去乌克兰,学点俄/乌语,租个房远程办公生活几个月,不羞于和女性搭讪必有收获,很可能捞个乌妹回去当老婆,改善家族基因功德无量,囧
多读 Hacker News 多思考,少看看朋友圈(juàn),能有效减少开智丸的消耗量。毕竟圈是用来做广告、赚钱社交和娱乐的。并不是全盘否定微信平台,上面也有好内容。但若通过开放的互联网能访问到同样的内容,为何要用封闭的平台? Materialistic 用户体验比微信强多了。
RethinkDB 背后的创业公司去年倒下了,但它并没有死 CNCF 买下其版权捐献给了 Linux 基金会,改用 Apache 2.0 授权。本来从未想过用 RethinkDB 但经过这么一出「置之死地而后生」,在适合的用例场景可以考虑用它,因为社区很 care 它 ;-)
有个 RVP 因健康原因辞职了,本来说是退居二线做普通的销售职位,过年期间重新考虑说是不干了要换一种工作,创业公司节奏太快(个人也感觉工作量是之前的两三倍吧),销售外加管理(企业文化里销售部分非常激进)压力太大对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身体健康和家人前,名誉地位和金钱一文不值。
根据 A Good vimrc goo.gl/KQEHpR 重新调整精简了配置,最小化的插件数(惊讶于插件被替代和迭代的速度,很多维护状态都变了),加了 editorconfig 插件,管理器继续 Vundle.vim 继续 back to basics 化。
*nix 性能大神给 Flame Graphs 添加了文件系统使用分析功能,以后分析文件系统使用率时可以用这个 files.pl | flamegraph.pl 加参数来生成可视化的火焰图,演示给非技术人员看时再也不用敲命令了,赞 ;-)
@screamyao 澳洲的价格都是直接开走带一年 rego 和强制险的价格,美国是起步建议零售价,加上各种税再换算成澳币估计也差不了太多了 M{3,4} 的差价会大些,英国都比澳洲便宜多。现在觉得澳洲的生活更舒适些,车一辈子也买不了几辆,无法因车价便宜而再举家移民一次 lol
刚发现跑 4.9.6 内核的 Fedora 25 不允许使用 sparse file 做 swap 文件了,也就是说 fallocate truncate 大法不能用了。报 it appears to have holes 外行看了一头雾水 hole punching 大法好。
忙得都忘了上周五是登录悉尼九周年纪念日,悉悉尼尼都八岁了 WTF -_-z 今年夏天是到悉尼之后经历过的最热的一个夏天(必须要重构一下屋顶上的隔热基础架构了),为什么老是南半球先为全球气候变暖买单呢,臭氧空洞也是,现在出现女娲补天技术填补臭氧空洞没?
估计销售把我当本地长大的了,强调他们是 BMW 正统的经销商,非 Trivett 那种加盟店,反复说他们正在 Rushcutters Bay 建造南半球最大的宝马经销商和服务中心。草泥马来了悉尼九年了都不知道那是啥地方,哭笑不得。想快速提手动 M2 的可去这家试试手段和谈判技巧。
昨天和那个销售聊了很久,大家都懂车还算有点共同语言,能察觉出他很想尽快把展厅里这台手动 M2 卖掉(手动现车不好卖),毕竟放着就亏钱。不为所动,白色肯定不要,毕竟之前冲动消费买车三次了,现在的沟通和谈判技巧也不可同日而语了。还真知道有专门去找卖车的谈锻炼这方面技巧的人 ;-)
昨天近距离观察 M2 细节又发现一个小不满,都是 100k 级的 ///M 车了,头灯的转向灯部分竟然还是卤素灯泡(虽然区域很小还极力掩盖),也是醉了。天使眼倒是有 LED 眉毛,给个5系那种眉毛是转向灯的头灯都不舍得,抠死算了 flic.kr/p/QA564W
公司搬场,新址装修还未完全完工,本周被要求在家办公(和敝司不鼓励远程办公的文化是相抵触的哦),结果这一周都很热,周日飞 San Diego 过去避避暑,希望回来时不热了。另外希望能得到老板的正式支持(口头已答应)拿个车位,这样来去自由多了,也不影响家人,提高生活质量还省钱省时。
The Grand Tour S01E13 保时捷 918 Spyder 直线加速干掉了布加迪 Veyron 但是马上就输给了不速之客,一辆具备1900马力的 Nissan Patrol 澳洲版的 5.6L V8 才400马力。好吧,原来装备 GT-R 的动力总成,还被爆改过。
在当下这样的社会,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能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并且能付诸于行动都是值得大加赞赏的。阿里巴巴的 ANZ 总部设在墨尔本(诶?为什么是墨尔本?),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在悉尼,据说是要和 AWS 拼。在招人,要钱的自己快去谈,谈判桌上有的是 ;-)
马云这次在 Central Coast 算是出名了,因多年前的一段国际友谊(源于脸皮够厚,成功必备特质),给在青年时期身无分文的他供资助,走出国门开眼看世界,对其世界观形成和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朋友所在地的纽卡斯尔大学一个2600万澳币的大礼包,直接把学校给吓尿了,史上最大笔捐助。
正好撞见这头叫 Kevin Bacon 的猪(2013年被偷然后出现在维州乡下那头)越狱逃出猪圈在外面晃悠,捕捉到了这段视频,大家可以忽略笑声,讲中文不是 @taotao2wins 这猪品种和儿时候见过的猪不同,有獠牙体型也更大 flic.kr/p/RC45Gd
@cynix 应该不会管,毕竟这是灰色进口 M2 本地经销商也在卖。敢走私人进口这条路的,都是做好了功课,有足够的资源和信心在发生故障时搞得定,大部分玩儿二手 BMW 的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超强的。更何况,车在靠谱的的人手里保养得当正常开三五年不太可能出问题的。
要了个手动 M2 Pure 报价,只加一个后排424倾倒,长滩蓝,就要103k,这车没有任何优惠(真要买还是有些许空间,但真不多)。英国的同事说 M2 手动,能加的配置全加上大概 AUD 77k 搞定,整个人都不好了,可惜英国运过… twitter.com/i/web/status/8…
带悉悉尼尼去 Sky Zone 玩蹦床攀岩,到隔壁 BMW Sydney 转转竟然发现有白色 M2 手动高配(带天窗和选配所以价格到115k了)。据说是退订的,和销售聊看得出他很想卖掉这辆车(时机未到)。手动机械感不错,三个踏板向… twitter.com/i/web/status/8…
@virushuo 澳洲华人还是挺有才的,汽车社区里涌现了很多有才的直译或音译。傲虎 Outback 翻译成鳌拜,宝马被说成驴车,看到路虎和捷豹就说干了这碗恒河水,七座都是保姆车,乡下人也出自那里 lol

The Grounds 用 Mini 迷你乡下人做公司用车,勇气可嘉 ;-) pic.twitter.com/na2rX55HlG

The Grounds of Alexandria 的食物卖相都是不错的,但口味一般,顶多中上吧。室外太热要喷水降温,去室内的话要排队等很久。 pic.twitter.com/tv9Zo63NUb
The Grounds of Alexandria 不错,没想到工业区里隐藏着这样风格独特的休闲娱乐场所,气氛很好,漂亮的花园覆盖全场,有欢乐的动物们和谐健康地生活在一起,有吃有喝有音乐,适合与三五好友相约喝茶聊天,不过实在有点太… twitter.com/i/web/status/8…
原来奔驰搞出来的车体型的高逼格专有名词 shooting brake 是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 shooting-brake 这个词,为了和普通 wagon 区分开罢了。反正每次见 CLA CLS 猎装车那道弧线划过总忍不住捂双眼。听说在国内被叫做猎B车之后更是无法直视了 -_-z
CarAdvice 的文章上了 BMWBlog M140i VS Focus RS 都是手动。末代后驱一系 LCI 后原来稍微好看了一些,但外观的气场还是弱到不起眼。虽然直手动六后驱是珍宝,但二选一必选更热血的骚蓝 Focus RS goo.gl/a7tgcT
第二代 Focus ZETEC 之所以留给我很好的印象,是因为其动力总成及诸多零部件和同期的 Mazda3 是共享的,操控出色可靠性也好。之后的第三代无论是外观还是可靠性都完蛋了,到现在销售都没缓过来。最新款的 Focus RS 算是为这个车型家族挽回了一丝颜面。
一个在金融行业打混的大学同学,交际和生意需要买了台平行进口的 GLE 450 说并不喜欢开这车,太大太重2.2吨多操控差。还是喜欢原来那台08款进口手动 Mazda3 留着不卖了,其实我也怀念二代澳规 Focus 手动的驾驶感(运动版设定),尤其是液压助力反馈和底盘悬挂调教,囧
@Oliver_Zhang_ 偏身咏春是跟邻居学的,传统武术难找到好的师傅看运气。拳击去 gym 或者直接找专业的教练。散打柔术综合格斗找拳友反复对练,功夫来自反复。独练没太好的办法,一般是用器械,跟 YouTube 视频练,比如 Master Wong 和 Jake Mace
M2 伦敦市区炸街。虽是 DCT (重要的事得反复说,这车得买手动)才开了8个月就卖,后悔了吧。财务状况不佳肯定先卖 M135i 怎么能卖 M2 呢 -_-z M2 N55 强化版原厂排气的声音比大哥 M{3,4} 的好听,回火带劲 youtu.be/Glfs3YENvk0
好吧,刚发现 tldroid 这个 TLDR pages 的 Android 客户端也是出自 Materialistic 作者之手,难怪用户体验极佳。力荐 ;-)
Materialistic 是迄今为止在 Android 上用过的最好的应用,设计和用户体验都极其出色。好到让人更愿意读 Hacker News 沉浸在使用和阅读的快感中,太赞了。作者还把应用开源了 ;-)
Amazon 员工总数竟然超过34.1万人,仅2016年一年就新雇佣了超过11万人,其增速实在太惊人了,五年前全球员工才3.2万人。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各种问题和阵痛,但增速和增幅都大到了足以掩盖一切问题的地步,反正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去这家公司。有闲钱的多买点它家股票,比给它打工强。
2017年1月澳洲新车销量 Kia 一个月卖了4015辆,涨幅28.9%,超越 Subaru 和大众排在第八位。不是说好了新 Tiguan 拳打 X3 脚踩 Q5 鄙视 GLC 的么 ;-) 最畅销车型是 Mazda3 3473 vs 第二位 Corolla 2943 猛的。

这玩意儿练拳和手法挺不错的(单练肯定不如木人桩好),但小朋友们竟然这么玩,无语 ;-) pic.twitter.com/l2dwRYf4T0
有个西澳的客户的联系人叫 Siri 打电话时打招呼 Hey Siri 好像也没意识到,打完电话才觉得哪儿不对 -_-z
Fedora 25 上 nmtui 被打包在 NetworkManager-tui 里,默认是不安装的。最讨厌这种包名字还要分大小写的发行版,这点上 Fedora 真的连 Ubuntu 都不如。所以桌面工作站还是继续用 Arch Linux 吧,我这是在说什么 -_-z
开始重新耕耘废弃了大半年的博客,更新一下 Jekyll 装了几个主题(竟然有叫 cayman 的,貌似还是默认或极简更舒服,黑客太暗了)。存了近百个草稿,要多少碎片时间才能全部发布出来呢?只发有价值吧,尽可能遵循 KISS 的写作风格,包含 TL;DR 保证速度一分钟完成吧。
当然了,人无完人,几乎所有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那种工程师思维,耿直不转弯的典型。不乏被其态度(所谓的傲慢)所惹恼的例子。不能根据 audience 调整所用的「语言」,确实算是一种能力缺失。不过对不直接与客户(尤其是高级架构师和 CXO 级)打交道的职位来说,并不算致命的。
能发现有能力的人,为其提供施展身手的舞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个人认为来自公司和同伴的认可,个人声誉和金钱一样重要),说明公司还处于健康蓬勃发展的阶段,希望这种势头能多保持几年吧。他加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半,像这种幅度和频率内部职位调动/升职,都是以前职业生涯中所未见过的。
进敝司时技术面我那位(顶他原来的职位),刚被提升到 engineering 经理一职,技术全面且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新坑很适合他。过几个月就从阿根廷调动到三藩去了。以前私下闲聊时给过他这个建议,丫还真执行了,执行力可以的。单身技术狗学什么,搬到哪里都不是问题,为他高兴 ;-)
深度下潜过 hypervisor 和存储的人都知道,在虚拟机里用虚拟磁盘(块设备)再实现一次冗余,比如 ZFS Btrfs 意义不是太大(有额外开销),除非用来自不同于源的底层存储。毕竟,数据冗余还是得依靠底层的存储的 block level 冗余设计来保证。
谈及车排气管布局审美,个人认为 911 那种中双出优雅中透露出杀气(六代 Golf R 曾经有这气质但被七代毁了),然后 ///M WRX STI 那种左右对称四出也不错,最恶心的要数奔驰那种保险杠左右两个四边形假排气口的做法(后面隐藏圆形排气管,低端车型完全是假的装饰)。
午休时办公室爆发了一场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 VS iOS 圣战,一番争论自然没结果,各用各的开心即可。经常发生的论战有各种工具 Linux VS macOS (已赢得这场战争),保姆车 SUV VS 钢炮小轿跑,后来进一步分化成手动 VS 非手动阵营,甚至食物,多样性,囧
Tesla Motors Inc 正式更名为 Tesla Inc 符合其业务从电动车扩展到家用和商用电池组的需要。和 SolarCity 的合并正在激进地进行中,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GitLab 生产环境数据库丢数据事件快速看了一下,感觉备份策略和基础架构技术选型有问题,太草率。用 LVM snapshot 简直就是找死(运维没人懂存储?),逻辑卷之上的文件系统通常都不是 CoW 的,由此产生额外开销导致 I/O 性能差,生成几个快照后存储性能下降幅度惊人。
下午和公司大内总管扛了个65寸电视机到楼下(对角线放电梯刚好撑满),装进一辆丰田 HiAce 本打算开几百米到新址车库电梯直达,结果超过限高2米只能停路边,一路抬从地下一层抬到地面乘电梯,折腾。身高180cm+的金发妹(比我高且壮)身强力壮还能开厢式货车,真可谓文武双全,囧
@wangdino M2 手动大概七八个月的等待期 DCT 的可能会快一点,因为有人退订的话就可以顶上去。而买手动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可能会退订(除非破产了)。可以去 Bimmerpost 看看已经是车主的等了多久就有数了。
Kubernetes 上的 Serverless FaaS (Function as a Service) 实现 Fission 来了,架构合理优雅,很适合聊天机器人 web 钩子 REST API 用例。碰上 API 和 microservice 爆发又能催生一批新创业公司吧。
观察下来 M{2,3,4} 车主基本都是中年男子,如此受欢迎,个人的理解是,这些车型本身就是力与美结合的典范,职场成功人士凸显身份地位的同时,也彰显车主的个性和(对车,以及更多)品味。要是形象气质和体型也能匹配起来那真的是 perfect match 了 lol
北悉尼商务区 ///M 保有量相当大,一个月识别了至少十辆。以现款 M3 居多,毕竟四门实用性好多了。但必须承认 M4 两门轿跑线条更美颜值也更高(故意为之)。选 coupe 的话我毫不犹豫上 M2 毕竟 M4 的尺寸大到有点笨重,且 M2 的尺寸和比例和本人体型形象更匹配,囧
在北悉尼看到的第三辆 M2 可惜是 DCT 的(可惜?,因为这车不买手动就失去了其 back to basics 和只注重驾驶者感受的意义了),三辆颜色各不相同(之前两辆是骚蓝和白)。这个尺寸和比例的车,配黑色真的不好看,还是得长… twitter.com/i/web/status/8…